日韩精品社区,国产丝袜在线观看视频,婷婷色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亚洲二区,男人天堂免费在线,国产美女美乳成人mv

首頁 關于我們 新聞動態 圖片風采 成員展示

當前位置:首頁 > 世界萬象 > 王舸:“花臂導演”的逆襲之路

王舸:“花臂導演”的逆襲之路

       
打印
【字體:
2018-07-09 17:29 點擊量: 333

  2005年,王舸離開北歌,開始在編創領域探索。名不見經傳,給誰編舞呢?彼時,東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開設舞蹈系不久,在好友的幫助下,他成了舞蹈系的外聘編導。兩年后,他以抗戰時期中國媽媽收養日本孤兒,后又讓其返回家鄉的故事為原型,為該校學生編創群舞《中國媽媽》,摘得第七屆全國舞蹈大賽創作銀獎和表演金獎。同一年,也是在這次大賽上,他為家鄉四川自貢久大藝術團編創的空巢老人題材作品《父親》摘得創作和表演兩項金獎。王舸的名字一炮而紅。

  查閱學術資料,會發現有多篇論文是討論王舸這些群舞小作品的。王舸能一下子抓住觀眾、抓住業內前輩的眼睛,靠的是一種從生活、從日常肢體動作中提煉出來的舞蹈語匯。“比如《父親》里夾筷子的動作,有快的、慢的、停頓的……在不同的節奏里,銜接以修飾性動作,讓它舞蹈化起來。”王舸一邊說,一邊演示在幾次夾筷子之后來一個大轉身,變換體位的同時變換了節奏。這些人們非常熟悉的日常動作,不僅幻化出藝術的美感,也自帶了講故事的本領,把身為茶館老板的父親迎來送往忙碌背后的孤獨,刻畫得淋漓盡致。“我的作品都是敘事性很強的。”王舸說,人們常說“舞蹈拙于敘事”,可是自己摸索出的編創手法已補上了這塊短板。

  一個又一個現實題材小作品之后,王舸的編創手法漸漸自成體系,開始邁入大型舞劇領域。

  2008年起,《騎樓晚風》《徽班》《紅高粱》……算上剛剛在國家大劇院結束首輪演出的《天路》,王舸已經創作了7部舞劇。除了《紅高粱》,這些舞劇都有個共同特點:全新的故事,卻能讓哪怕是第一次走進劇場的觀眾也看得懂。

  這大概與王舸善于形象思維的天性有關。“我是那種看書頭疼的人。”他有點兒不好意思地回憶起在北京舞蹈學院的經歷,“上學時就覺得跳舞是我的事兒,看書是同學們的事兒。”幾個學期下來,好幾門課程紅燈高掛,靠補考才通了關。直到現在,每次大型創作前,他還是習慣于用形象思維去考慮一個故事能否講得下去,而不是首先考慮故事本身的文學邏輯。這樣的思維慣性,反而讓觀眾全憑肢體動作就能讀懂他要表達的東西。

  “成名”這么久,王舸還是單打獨斗的自由編導,不掛靠公司,自己也沒有工作室。正如他右手指關節上的紋飾“自由生活”,他害怕束縛和藝術之外的壓力,“一有壓力,我就變成‘王老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