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韌性十足的性格和小潘潘兒時的經歷以及家庭有關。
她是浙江臺州一個普通中產家庭的孩子,上面還有一個哥哥。一開始,因為家里做生意,她被送到一個奶奶家寄養,直到4歲的時候才被接回來。
一切都顯得很陌生,印象最深的,是她和媽媽的關系。她和媽媽沒有尋常母女間的親密感,反而略顯緊張。
媽媽是典型的女強人,既主外又主內。上大學以前,所有的選擇權和話語權都在媽媽這邊。
“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就是媽媽對她的期待。從小到大,小潘潘的童年充斥著各種培訓班。媽媽希望她多掌握一些樂器,就讓她把古箏、琵琶、手風琴、小提琴什么的都學了個遍。小小年紀的她,一雙滿是血泡和繭子的手伸出來能嚇人一跳。
但她從來沒想過要質疑媽媽,即使她真正想做的事是唱歌。“雖然她從來不問我到底喜歡什么,就是讓我去學。”即便是這樣,小潘潘接受的依舊是傳統中國家長的打壓式教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