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公益網天津訊:抗疫有我 與愛同行——靜海區與愛同行志愿者助力全員核酸檢測活動紀實
三九的天氣,在北方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時令,津沽大地上,一場全員核酸的抗疫大戰正在打響,醫護工作者、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等各界群眾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投入了這場戰疫之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臘八當天,寒風呼嘯、天氣驟冷,靜海區開始全員首次核酸檢測。靜海區與愛同行助困志愿者服務中心靳寶娟接到朝陽街道的通知后,立即召開內部會議部署活動方案,緊急召集近200名志愿者在清晨五點半趕到靜海六中、模范中學和獨流中學核酸檢測點,看到群眾已經排起長長的隊伍,志愿者們沒有來得及吃早餐就馬上做好自我防護,迅速分工、各盡其責,投身戰疫。
二篩、重點篩、三篩、再次重點篩的核酸檢測通知陸續傳來,靜海區與愛同行七個點位負責人迅速組織本點位志愿者提前抵達檢測點,按分工要求,與醫護、社區等部門的工作人員一起迅速進入工作狀態。檢測開始,在入口引導點位,志愿者有條不紊地查看健康碼、行程碼,有序引導群眾進入排隊通道,保持安全距離。大家經常顧不上吃飯,不厭其煩地做好解釋工作,做到快速引導,保證入口通道秩序井然。在人員分流點位,志愿者把好人員分流關,為老幼病殘孕等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綠色通道,免除了很多排隊等待的時間。緊張的節奏、寒冷的天氣、超時的工作考驗著每一個志愿者的耐力和意志,但每一個志愿者的內心都在守護著那一片“志愿紅”。
參加活動的志愿者從200人增長到300人,再增長到400人,并且每天還有人在不斷地報名要求加入。一部分志愿者引導群眾進入檢測點位,細心核對人數,引導群眾掃描身份證后,拿著試管并帶領每組群眾進入咽拭子采集區域。采集完畢后,引導群眾到出口;一部分志愿者在小區檢測點位服務,在各樓門口,分樓棟、分時段通知小區居民進行檢測,這樣不僅減少了人員流動,同時也讓居民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核酸檢測。68歲的老黨員趙萬德特意編了一段順口溜,通過擴音器喊居民下樓。在核酸篩查過程中,有一部分高齡老人以及行動不便的殘疾人,無法自行前往檢測點進行核酸采樣,針對這部分特殊人群,朝陽街道安排醫護人員和志愿者主動上門采樣。每到一戶居民家中,采樣隊員都會敲門并亮明身份,征得居民同意后,再按步驟嚴格完成采樣,采樣完成后,志愿者還不忘叮囑居民做好日常防護和居室消毒。盡管寒風刺骨,但與愛同行志愿者們依然活躍在志愿服務各個崗位上,不顧已經沙啞的嗓音和凍僵的身體,他們堅守崗位,他們盡職盡責。縝密的人員分流工作為快速順利檢測創造了條件,他們特有的親和力和韌勁也贏得了社區工作人員和人民群眾的點贊。
在此次全員核酸檢測志愿服務中,與愛同行青年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他們大多是放假在家的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不同的大學,在接到通知后第一時間投身志愿服務,這些孩子們經常是來不及吃飯就沖往一線,他們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迎難而上,彰顯了新時代大學生激昂的斗志和精神面貌,得到了一線人員和廣大群眾的認可。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新聞學專業的馮蕊一直在靜海六中志愿服務,聽說禧順家園服務點缺少志愿服務人員,在征得點位負責人同意后,立即與伙伴們前往該服務點參加服務。大學生王玥和李煒辰看到支援津南的通知后,毅然報名前往津南參加志愿服務,還有更多的青年志愿者默默付出,一幕幕更多的感動……
“疫”往無前,共克時艱!不少一線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們因為長時間在戶外工作導致雙手已經凍到麻木、失去知覺,急需一些保暖保溫用品。愛心企業闞總、何總、王總等企業家們雪中送炭捐助醫用口罩、手套、暖貼等防疫物資,為志愿者們大大增強了防護安全保障;更有一些不愿留下姓名的愛心人士、轄區居民、志愿者捐獻暖足貼、熱水、熱粥、熱飯、熱奶茶、熱茶葉蛋等,為一線人員送來了溫暖,既暖身又暖心。他們攜帶著真情與一線防疫人員守望相助,用愛心行動凝聚成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構筑起一道堅固的安全屏障,讓基層一線的防疫之路充滿信心和溫暖。我們堅信,大家一起凝心聚力,攜手并肩,我們大靜海一定會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天津加油!靜海加油!與愛同行,抗疫必勝!
通訊員:張麗英/編輯:恒心/責任編輯:鄭東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