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公益網河南訊:廖曉義:怎解鄉愁 用鄉土智慧治理鄉村
在觀看了廖曉義老師講述的“怎解鄉愁:用鄉土智慧治理鄉村”視頻課,對鄉村治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鄉土智慧的深刻內涵
廖老師在講座中強調了鄉土智慧的重要性,指出農田、農具、農村和農夫都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這些元素不僅承載著我們的歷史記憶,更蘊含著豐富的智慧和哲理。通過學習和傳承鄉土智慧,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鄉村、熱愛鄉村,并找到適合鄉村發展的道路。
提到了“遵道貴德,惟道是從”的哲學思想,以及“和”的核心理念。這些思想不僅適用于個人修養,更對鄉村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只有遵循自然規律,尊重鄉土文化,才能實現鄉村的和諧與可持續發展。
鄉土智慧在鄉村治理中的應用
在鄉村治理方面,提出了許多富有創意和實用性的建議。她強調,要利用鄉土智慧推進鄉村治理,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治理理念,即“樂道尚合,共同體”。這一理念強調了和諧共生、共同發展的重要性,為鄉村治理提供了明確的方向。
在具體實踐中提出了多個方面的治理策略。例如,在鄉村組織方面,要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在鄉風文明方面,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文明鄉風;在產業發展方面,要結合鄉土特色,發展特色產業;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造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在康養產業方面,要利用鄉土資源,發展康養產業,提升鄉村居民生活質量。
建共享農園的實踐與思考
廖老師講到共建共享農園的理念,即通過打造家風堂、互助鄉廚、共享農園等載體,讓村民共同參與農業生產、享受勞動成果。這一理念不僅有助于提升村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還能促進鄉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在共建共享農園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重保護鄉土文化,傳承鄉土智慧。同時,還要注重創新和發展,結合現代科技手段,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只有這樣,才能讓共建共享農園成為鄉村治理的新亮點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